三年疫情导致商业在动荡中调整 格局市场进一步细化
如果说疫情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战争,有的人感染,有的人失去生命。一个城市如果感染疫情,就会公共场所关门、公共交通关停、工厂停工、学校停课、小区封闭,整个城市就处于停滞状态。因为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战争,与国外消极躺平和全民免疫不同,把人民放在第一位,我们采取动态清零措施,主动防控、积极治疗,取得更好控制成果。
对于商业而言,疫情更像是一个毁灭性的核武器,它可以让社会停滞向前,全方面进入病毒斗争全民戒备与战斗状态。车流如织的繁华马路变得空空荡荡,人声鼎沸的热闹商场变得冷冷清清,品牌商家因为没有销售失去现金流失血而死,商场因为没有客流导致商家离场空场而亡。
疫情正像核战争一样正在摧毁商业,如病毒一般正在改变商业逻辑。
一、居家时间增多,外出活动和消费频次大大减少。
因为疫情防控需要,隔离和封闭成为主要手段。多数人只能居家或酒店,外出机会基本很少。那么外出频次极大减少情况下,很多消费就无法实现,基本以家庭型刚需消费为主,消费收缩明显。
二、收入预期降低,导致消费较低。
目前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,叠加房地产调控、中美经济摩擦,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,目前经济增长较为乏力,企业生存压力增大,社会就业压力增大、失业率增高,大家对未来收入预期也在降低。
收入预期降低,在疫情之下,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和微观企业生存压力增大情况下,大家肯定会压缩开支、降低消费。
三、线上消费与娱乐比重增加。
因为疫情管控等因素,多数人不得不封锁在小区、集中居家隔离,只有做核酸检测才会下楼。偶尔可以去趟超市采购点生活必需品,外出机会较少。因此大量时间是居家,在有限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内,居民多数会选择通过线上方式来实现消费和娱乐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2021年我国人均日使用手机市场为3.3小时,在疫情期间的使用时长更长,有的甚至达到8个小时。
疫情期间最好的隔离方式,就是待在家里不出门,玩手机自然成为全国人民排遣时光、打发无聊的主要手段。
在线办公、网络会议、在线网课等,也是很多人不得不依赖远程办公和学习的网络工具。并且国内网络条件较好,线上APP也比较丰富,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娱乐和线上社交。
品牌开店,也开始由重转轻,从自营投资开店到轻资产发展。轻资产开店形式比较多,也比较灵活,有发展合伙人投资开店,有发展加盟商开店,也有发展联营商开店等等。大概有这么几个考虑,第一是减少投资、降低投资风险;第二是整合最有利的渠道资源,实现品牌与渠道双赢;第三是快速发展,最快占领市场。
四、商场经营逻辑发生较大变化。
从商场经营角度来说,后疫情时代,消费萎缩和市场预期减弱,投资和开店需求下降,那么对商场招商和经营就会产生较大的压力。
第一方面,疫情之下,商场成为重灾区:商场空铺甚至失血而死。
体验和娱乐业态闭店成为首当其冲,餐饮业态紧随其后。客流急遽下滑,在疫情强管控之下甚至要求闭店。品牌租金收缴困难,甚至缓交、欠缴。品牌和商家大量倒闭,商场产生大量空铺,而且招商短时间无法完成。
连续三年疫情使得商场经营压力增大,尤其是中后部的企业和项目较为困难,表现为空铺增多、再招商难度大、租金下降、客流和销售持续下滑等方面;
另一方面,商业进入高度整合期。行业处在一个动荡调整期,位置不好、经营不佳、运营能力不佳的项目和企业,处于市场不利状态,有可能逐步退出市场。包括一部分高度依赖房地产现金流的商业企业,因为房地产市场下调,因为资金困难也有可能逐步退出市场。
再者,市场话语权重心转移。已经由甲方过渡到品牌方和消费者,消费者和品牌方能够对商业提出更多相关诉求。
最后一点,商业作品也存在两级分化,向上部分做城市标杆作品和个性化作品,如瑞虹天地太阳宫、香港置地的重庆光环购物公园、这有山等,向下部分做下线城市覆盖和规模延伸,如轻资产合作的一般商业项目,如四五线城市万达广场、龙湖天街等。
作为生活中心的商业,在竞争对手、消费者、品牌方甚至政策之外,有个更高维度的最大的天敌就是疫情。既然疫情成为新常态,作为商业人就得去接受和面对,并且深刻理解因此而产生的商业逻辑变化,从变化中寻找新的机会点,适者生存。
2、本网其他来源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3、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,电话:0755-32905944,或者联系电子邮件: 434489116@qq.com 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4、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。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。